近日,绿会研究室收到志愿者消息,反映武汉东湖风景区出动无人机喷洒药剂来治理蓝藻。
东湖湖面。图源/志愿者
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风景秀丽,水天一色,古来迁客骚人吟诗作赋,现在被誉为世界最大的城中湖。武汉东湖素来以生态宜人著称,80年代以前水生生态极其壮观,盛产各种鱼类和几十种水生植物,每年秋冬季节,大量的鸬鹚沙鸥等候鸟云集,雁阵接天,蔚为壮观。
据志愿者消息,上世纪90年代,由于东湖周边单位的生活废水未经处理直排东湖,导致湖水水质恶化,在湖边行走时,可以见到死鱼和浑浊散发异味的水体。2000年以后,随着武汉市政污水管网的逐步建立和雨污分离效应,入湖水质得到彻底改善,东湖水体逐渐清澈起来。2010年以后,东湖的整体环境得到了质的改变,水天一色,沙鸥云集、鱼翔浅底的景观再度出现,生态环境整体上向好发展。同时,相关部门还拆除了垂直人工化的湖岸,替代以自然过渡的石块和缓坡,并种植各种水生植物,这些举措使得浅水区的水生植物得以恢复,多年未见的水草床出现在湖畔浅水区和内湖之中,一时间水质清澈见底。可以说这些人工干预措施,对东湖的生态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。
也许是水葫芦(凤眼莲,外来水生植物,生活在水体表层)曾经在东湖泛滥形成了阴影,管理人员对任何茂盛生长的水草都心怀芥蒂,没多久,东湖茂盛的水草(其实是苦草,生活在水体底层)就被清漂船打捞一空。由于没有了水草床吸收富营养,水体中的营养盐滋生了另外一种生物——蓝藻。
管理区工作人员大量打捞湖底苦草。图源/志愿者
果不其然,从2021年8月开始,东湖主要水体的沿岸,陆续出现了蓝藻爆发的迹象。
为了消除蓝藻,相关部门出动了大型无人机向水体中喷洒不明液体,大型无人机嗡嗡作响,惊吓得水鸟都不见踪影,喷洒的液体闻起来像是消毒剂、氯气一类的物质。
(图源:公开社交媒体)
据志愿者观察,无人机喷洒药剂后,湖内的蓝藻数量并未明显减少。这些药剂对水质的污染却是一个未知因素,对环境有何种影响,目前完全不清楚,药剂抛洒过程既不公开也不透明。志愿者观察到:在无人机起飞处,相关方拉起了警戒线,警告游客这是有毒物质。
该志愿者是一名大学老师,所学专业跟生物化学相关。志愿者分析,武汉东湖蓝藻出现的原因有两个,一是水体的植被破坏;二是富营养化。如果水体中的水生植物群落正常生长,排入湖中的富营养物质,就会被植物吸收利用,通过食物链层层代谢形成底泥,水草床有天然高效的吸碳和固碳能力,水体也以可保持自我清洁或净化。然而很不幸,由于科普的缺乏,在东湖,这类水草被错误划归成了会导致水体污染的植物。实际上,没了水草床,真正疯长的只有蓝藻,长此以往,东湖必将成为蓝藻的乐园。喷洒药物即便短时期有效,长期来说不仅经济上吃不消,还会产生毒副作用。
行道路面被过度固封,阻碍了树木生长。图源/志愿者
此外,该志愿者还反映了东湖景区存在的一些其他类似生态方面的问题,包括:1. 景观区的行道树周围地面硬化、铺装路面面积过大,用水泥封杀地面,导致树木根部失水失养,逐渐凋亡;2. 湖岸沿途的树木上安装了灯具,带来生态区域的光污染,影响昆虫繁殖交配,乃至无形中成为杀虫灯,生态区域的昆虫通常是特有种,不是什么蚊子苍蝇一类,而是非常多样的;3. 安装的灯具,给古树名木带来伤害。照片中远处落叶松几乎每株都被安装了伪装成鸟巢的灯具;4. 人工喷药频繁。东湖绿道周边人工种植的花花草草非常漂亮,但每周都有喷洒农药的罐车光临,味道刺鼻,影响游客身心健康。
希望这些情况能得到武汉有关部门重视,重新审视是否有必要通过无人机大面积喷洒药剂的方式来治理蓝藻,是否可以采用环境友好的生物防治方法,例如投放以藻类为食的鲢鱼和鳙鱼等生物措施,采用生物防治的方式治理蓝藻。关于生态修复,中国绿发会曾提出四项基本原则,即(一)节约原则、(二)自然原则、(三)有限原则、(四)宏观原则,希望相关部门在治理蓝藻时予以遵循和借鉴。
整理/虫二 审/橡树 编/angel
我也说两句 |
e-file帐号:用户名: 密码: [] |
评论:(内容不能超过500字,如果您不填写用户名和密码只能以游客的身份发表评论。) |
*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! |
尊龙凯时平台登录的版权声明: 1.依据《》,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,尊龙凯时平台登录的版权归发布者(即注册用户)所有;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,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,遵守相关法律法规,无商业获利行为,无尊龙凯时平台登录的版权纠纷。 2.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,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,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。该项服务免费,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。 名称:阿酷(北京)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网络地址: 3.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,完全遵守《》。如有侵权行为,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。 |